《疫苗》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人类狂犬病疫苗供应链和交付的改善可以显著减少可预防的死亡,并确保更有效地利用卫生预算。
该研究由格拉斯哥大学、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内罗毕大学流行病学建模与分析中心 (CEMA)、爱丁堡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威康信托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
研究表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皮内 (ID) 疫苗接种方法(即一瓶疫苗可用于治疗多名患者),可使疫苗总使用量减少 55% 以上。即使在患者就诊频率较低的农村地区,这种方法也能显著降低疫苗缺货的风险。
狂犬病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尽管人们可以获得有效的暴露后预防 (PEP),但每年仍有约 5.9 万人死亡。其中许多死亡是由于人们无法及时获得 PEP 疫苗治疗。疫苗频繁缺货、高昂的费用以及前往诊所的路程遥远,给医疗护理带来了严重的障碍。
这项模型研究利用来自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真实数据,评估疫苗需求、供应链挑战和管理策略。它探讨了如何加强狂犬病疫苗供应链,以确保接触狂犬病毒的人获得及时、可挽救生命的保护。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采纳世卫组织关于每天在多名咬伤患者的诊所中使用皮内注射的建议、改进补给策略以及分散暴露后预防服务,各国可以加强准备,更高效、更有效地提供暴露后预防服务。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格拉斯哥大学研究生研究员玛莎·卢卡 (Martha Luka) 表示:“在有了有效疫苗的情况下,仍然有人死于狂犬病,这是不可接受的。
“通过改善库存管理和采用节约剂量的皮内疫苗接种,各国可以用更少的资源保护更多的人。”
该研究还分析了目前疫苗在各医疗机构的分配和补给情况。在坦桑尼亚,暴露后预防接种 (PEP) 通常仅在中心医院提供,因此将疫苗接种权下放至更多地方诊所可以提高公平性和可及性,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们而言。
为了避免短缺,补货策略必须根据每家医疗机构的平均接诊患者数量量身定制。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简单且针对特定环境的规则,用于确定所需的库存数量以及何时补货,从而支持医疗系统快速应对需求的突然激增。
该研究的合著者、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员肯尼迪·卢沙西表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基于证据的路线图,以改进坦桑尼亚狂犬病疫苗的配送方式。通过将疫苗纳入常规供应链并扩大当地诊所的可及性,我们可以挽救生命、降低成本并保护最脆弱的群体。我们呼吁政策制定者和公共卫生领导人立即采取行动。每一个因狂犬病而失去的生命都是一场悲剧——我们现在拥有预防这一悲剧的工具。让我们将这些工具惠及世界各地的每个人。”
这些战略的出台正值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开始投资扩大人类狂犬病疫苗的可及性,支持到2030年实现犬类狂犬病零死亡的目标。GAVI的策略包括将狂犬病疫苗纳入非洲、亚洲和其他GAVI支持国家的免疫供应链。这必须与犬类疫苗接种相结合,因为犬类是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源。
论文合著者、内罗毕大学流行病学建模与分析中心 (CEMA) 博士研究员穆布阿·穆通加 (Mumbua Mutunga) 表示:“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投资是非洲和亚洲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变革性里程碑。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制定正确的供应链策略并采用节省剂量的皮内注射方法,各国可以摆脱被动应对,转而提供持续可靠的保护,从而有助于防止令人心碎且不必要的生命损失,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匮乏的社区,尤其对于儿童而言。”
正如我们在出版物中所展示的,战略投资和数据驱动的规划不仅仅是锦上添花,它们对于确保紧急疫苗的可及性、可靠性和及时性至关重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覆盖那些长期被忽视的社区,从而预防可避免的狂犬病死亡。
玛莎·卢卡总结道:“只要制定正确的策略,到30年实现零感染是完全可能的。现在正是各国利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投资建立强大、有韧性的系统,确保所有面临风险的人都能及时获得暴露后预防 (PEP) 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