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英伦网: 何以单身户在英国超过30%?pizza(2009/12/31 2:01:53) 点击:
78672 回复:
0 IP:
212.* * * 大家好,我是BBC英伦网《文化鸿沟》专栏作者鸿冈。
最近在广播里听两位社会学家谈自己对英国社会的研究,让我重新审视中国六、七十年代的社会。
那时,我认识的不少城里人都因为工作需要而夫妻常年分居两地,只有过年时其中一方才得到工作单位提供的差旅费,到爱人那里去探亲两个星期。
在我当时做学徒工的汽修厂有位同宿舍的技术员就是这种情况。张师傅年复一年到春节的时候都去山西老家,回来总忘不了给大伙捎上几瓶老陈醋。
这种状况讲给外国来客,他们大多表示不可思议。什么事都往好了想的那些人赞叹张师傅们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奉献精神,选择看阴暗面的人则埋怨这种制度缺乏人性。
LAT当时没怎么听到的一种论调,是张师傅和他的妻子也许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准更喜欢这种遥居两地的生活?
他们的具体情况我现在无从打听,不过英国比较普遍流传的观点是现在单人户年一年年增多,这不是环境所迫,而是很多人的生活选择,觉得这样的日子更舒服。
过年过节,一个人更感觉孤独?
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有自己满意的生活伴侣,但就是不愿意住在一起,过的是所谓的“LAT” - Living Apart Together - 的生活(分开居住的共同生活)。
比例和趋势英国上次的人口普查是在2001年。当时的数字显示有30%的人都单独生活。这个比例在1971年是18%,在1991年是26.3%,不难看出里面的趋势。现在有的人口学家估计,到2026年,单人户的比例会上涨到38%。
这些人一半都是丧偶的退休老人,其中一大半是女性。不过在剩余的那部分当中,三分之二却都是男人。
而且学者们发现,增长最快的单人户是30-44岁之间的男子,同龄的女人紧跟其后。
家庭关系这些人多大程度上真的是自己的选择,认为此种生活潇洒自在,多大程度是屈于无奈?能够查证的资料有限。在传媒里可以看到不同说法,比较时髦的是认为这种生活是个人主义发展的趋势,但学界的解释比较多层面,而且论点也不吻合。
参加我听到的那次广播讨论的人之一是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社会学教授林恩·贾米森(Lynn Jamieson)。
她重点研究的课题是家庭关系,她说有一种偏见认为单独生活就意味一个人没有家庭关系,但其实不然:很多独居者不仅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且也和家庭保持密切关系。
英国的单人户一半以上是退休老人。
根据她的研究,这些人与家人亲属的接触和多人家庭成员并无太大差异,其中独居女子同家人的接触时间与其他女子几乎一样,而男性无论独居还是与别人共同生活,和家人接触则都会少一些。
“独”到什么程度那么,独居这个概念到底“独”到什么程度?
另一位参加广播讨论的学者,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的简·麦克瓦利斯(Jan Macvarish)博士说,依据统计数字的所谓“量性”(quantitative)研究就此说明不了多少问题,而需要促膝面谈,进行“质性”(qualitative)调查。
她说独居者当中,有一定比例都并非自愿作单人户。她走访了一些30多岁和40多岁的独身妇女,发现很多都愿意有伴侣生活,只是未能找到路子。
但不论是婚姻还是相仿的关系,都包含错综复杂的一大堆习惯关系,以及种种屡不清的义务,这些对于单人家庭的人来说都是不存在的,因此许多人感到她们有许多需求都没法满足。
区分独居和单身贾米森教授觉得特别有必要区分独居和单身两种不同身份。
她说,她展开的一次调查对140个独自居住的男女进行访谈,发现其中大约一半的人有所谓的浪漫伙伴或性伙伴,有的可算是生活伴侣,其他的则属于尚待发展的关系,或者不准备进一步发展的关系。
怎样看一个人的生活,人们观点不同。
她认为当今人与人的关系有种种不同状态,不能草率断定谁有伴,谁没伴:有的人一个人住着是旧的关系破裂了,有的是新的关系尚未形成;有的人希望有朝一日有新的组合,其他人则就想维持现状。
话语和现实麦克瓦利斯博士说,这里还有一个复杂因素。那就是接受调查的人告诉你他或她是自愿选择某种生活方式,未必就是现实。
原因是人们陈述情况都会选择某种话语,而生活中接触到的选择毕竟有限,所以说的可能与现实有一定距离。
她说人们往往自己也弄不清是怎样落入了时下所处的状况,所以描述起来至多是眼下看事情的角度,过一段回顾,看同一种状况的眼光可能又不一样了……
可这样的话,不就挑战了所有社会调查的意义了么?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