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评论:英国再受经济危机沉重一击 日不落帝国已成过去pinkben(2009/8/4 17:42:50) 点击:
79525 回复:
0 IP:
212.* * *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曾经的大英帝国,它的经济实力、文化影响、以核武器为支撑的军事力量、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处处彰显着英国不可撼动的地位,每一步都举足轻重。但是今非昔比,所有的一切都变了。金融危机下的英国财政问题凸显,经济一片萧条。突然间,曾经“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被笼罩在看不到边的阴影中,现在的英国必须重新定义在世界上的地位——或许可称作“小不列颠”,比昔日辉煌的大不列颠要小得多。
经济引擎抛锚
现在英国正处在分水岭时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消息称,英国国债总量剧增,将在未来五年内翻一番并与国内生产总值持平。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协会预测,人均收入水平恢复到2008年初的水平需要花六年的时间。这对英国政府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国防部和外交部的预算将会被削减,这将影响英国在海外的力量,无论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更糟糕的是,这种趋势难以改变。
金融危机横扫了所有国家,但英国是最为严重的。财政领域作为英国繁荣的最大引擎,如今抛锚了。近50年来,英国首次出现通货紧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英国经济衰退将比其他发达国家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英国经济的恢复将从今年年底开始,但会明显落后于美、日等国。一位政治评论员挖苦英国是“泰晤士河上的冰岛”,暗指英国将是继冰岛之后又一个破产的国家。
国际地位动摇
英国正陷在一个包围圈中。中国和印度的两大经济体的崛起意味着英国在日益拥挤的世界最高谈判桌上的位子越来越小。不止如此,美国将会重新考量与英国之间所谓的特殊关系转而去寻求其他新伙伴,如是将不可避免地削弱英国的地位。
使英国变得更加突出的一个原因是英国是近代史上唯一一个国土面积与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极不相称的国家。在冷战期间,玛格丽特·撒切尔把自己视为仅次于里根总统的世界领导人,击垮苏联,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安全的环境。在布莱尔执政的十年期间,英国参加了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三次战争,其军事力量也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如今一切都变了。国际政策研究协会的伊恩·科恩说:“尽管英国现在仍然富有、仍是安理会成员,但是英国的力量在不断衰落。”1962年,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嘲笑道:“英国不再是帝国,但是现在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子。”这句话现在又刺到了英国的痛处。
军事内外受挫
英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多的国防预算,但是将不会再持续下去。最近,因为英军在阿富汗的死亡人数戏剧性地增加,政府才不得已表示不会削减军费。但是从长远来看,军费削减将不可避免。据英军皇家联合服务中心的报告显示,在未来六年内英国国防部将把军费开支降低11%。
随着阿富汗战场恶报频传,英国民众对战争的支持度也正日益下降。据今年7月份的民调显示,绝大多数英国百姓认为阿富汗战争是“无法获胜”的,英军应该尽快撤出来。而在关系一个大国终极实力的核问题上,有54%的英国民众认为政府应当彻底放弃核威慑力量。
布莱尔时代精神复兴之路艰难
11年前,随着托尼·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一举获胜结束了保守党18年的统治,布莱尔对英国的前景非常乐观。如今布莱尔卸任已经两年了,他的接班人戈登·布朗戴着一个时间本不应如此之长的灰色的光环。近来,由于议会开支丑闻的曝光使得民众更加蔑视政治和政治家,导致国内气氛愈加阴沉。
也许在下一次选举中保守党将会获胜,卡梅隆将接替布朗。但是这种变化却完全没有12年前布莱尔获胜时给民众带来的感觉。如今,人们重新唱起布莱尔的颂歌,因为那时经济开始空前发展,移民政策使国家获益,即使在旧工业中心地带民众的创业热情也遍地开花。今天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风采。下一任首相,甚至再下一任首相的任务不仅是重新定义英国在大国中的地位,而且要复兴布莱尔时代的精神。